[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河南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
最新动态 2023年河南省散装水泥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导航  
新中国水泥工业65周年大事件 2015-04-27

新中国水泥工业65周年大事件

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我国水泥工业经历了跟随、追赶和超越引领三个阶段,实现了大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5年来,水泥工业发展犹为迅猛。回顾我国水泥工业65年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八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1949年,我国只有35家水泥厂,年产水泥66万吨。通过3年修复设备、恢复生产,到1952年年底,全国水泥工业得到了全面恢复,水泥产量达到286万吨。1953年,我国步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决定拿出占建材投资总额78.1%的费用,从东欧引进成套设备建设新厂,先后陆续建设了大同、永登、昆明、江油、耀县、巢湖、江山、贵州、庐山、柳州等10个水泥厂;同时根据各地建设的需要和地区的平衡,安排扩、改建了哈尔滨、本溪、华新(345.62元/吨,0%)、中国等水泥厂。“一五”期间,水泥工业各项指标均提前和超额完成,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35.9万吨,保证了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1957年我国水泥产量达686万吨,比1952年增长了140%。

“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对包括水泥工业在内的重工业高度重视,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改扩建和新建了一批重点水泥企业,为新中国水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来源:雷前治、张建新2009年10月发表的纪念文章《甲子沧桑书巨变 盛世水泥铸辉煌》。下同)

“大跃进”的起落和经济调整阶段(1958~1965)

“二五”时期,前期投资建设的一批水泥厂陆续建成投产,1959~1960年又陆续建成贵州、江山、巢湖、松江、庐山、湖州6个水泥厂,水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1959年水泥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27.5%,1960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100万吨。这一阶段,从丹麦和西德进口了5套设备,分别安装在四川峨嵋和河北邯郸。在引进的同时,设计部门和机械制造部门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国产水泥制造设备,确定以“华新型窑”和“小屯型窑”作为我国发展的主导窑型。

1958年,湘乡水泥厂采用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华新窑,永安水泥厂和西卓子山水泥厂是使用小屯窑型建设最早的两个厂,从此我国水泥工业设计及装备制造开始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

在此阶段,针对广大地方水泥(统称小水泥)企业存在诸多问题的总结和整顿,行业适时推出由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3.2万吨立窑水泥厂,配备两台直径2×8米普通立窑,作为我国立窑水泥厂的定型设计方案,自此立窑在全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1961年,水泥行业开始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了压缩,停建、缓建了一批项目,其中包括:永安、西卓子山、开远、山东,以及邯郸、英德、柳州等水泥厂,湘乡、山铝水泥厂也放慢了建设速度。经过调整,1963年经济开始复苏,停建的水泥厂陆续复建,到1965年,水泥工业开始全面好转,当年水泥产量达到1634万吨。

“三线”建设与“文革”曲折前进阶段(1966~1978年)

1965年,为贯彻中央“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国家决定在中西部地区兴建了一批水泥厂。当时决定将停业5年之久的山东水泥厂筹建处,包括领导班子及其全套丹麦进口设备,成建制地迁往四川乐山建设新厂。1970年10月,峨眉水泥厂两条直径4.4×180米的大型湿法回转窑生产线基本建成,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湿法窑。水城、渡口、青海和武山等一批水泥厂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1970年,时任建材工业部部长赖际发亲临水城水泥厂工地视察,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士气。水城水泥厂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点火。在此阶段,还有安徽胜利、湖北光化、湖南新化、江西万年、湖北荆门、安徽白马山、上海金山、浙江长兴等水泥厂相继建成投产。此时湿法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为了当时水泥工业大中型企业的主力窑型。

“文革”时期,随着各地大办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又掀起了大办地方水泥的高潮。从1970年起地方水泥每年以平均21.8%的速度递增。1973年地方水泥产量首次超过了统配水泥,到1978年地方水泥达到4253.3万吨,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65.2%,地方水泥厂也由1970年的875家增加到3400多家。在国家统配水泥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水泥的发展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泥工业恢复调整阶段(1979~198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当时,市场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国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急需水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开会、过问,并做了一系列批示。针对全国水泥工业的问题,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水泥工业的报告》,追加了对水泥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979年,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决定成立建筑材料工业部。建材工业部内设水泥局,随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建筑材料工业局,加强了对建材工业包括水泥工业发展的领导。

1979年,在国家外汇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国务院还是决定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建设冀东(285.67元/吨,0%)水泥厂、宁国水泥厂和江苏淮海水泥厂。这3个引进项目,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首批引进的成套项目,为逐步提高我国水泥工业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

1984年,国家建材局在制定《建材工业技术政策要点》中明确提出,水泥工业要发展预分解窑新型干法,一般情况下不再扩建和新建湿法和老的干法生产线。自此,结束了长期以来水泥界的“干湿”之争,指明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方向。

这一阶段,水泥行业的管理体制得到了恢复和健全,科研队伍逐步开始合拢,技术力量得到加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政策得到落实,水泥新标准和产品质量规范开始实施,为下一步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水泥工业蓬勃发展阶段(1985~1995)

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建材局的《建材工业发展纲要》。《纲要》以改革的思维,率先冲破条块分割和部门界限,在全国掀起了各行各业投资办建材的热潮,“大家办建材”的方针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这一方针在当时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缓解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迅速扭转了水泥等主要建材产品长期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

1986年,我国自行设计,主要采用国产设备的江西水泥厂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建成投产通过国家级验收,这是水泥科技攻关的重大成果,是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结束了以华新湿法窑为主导的时代。

“七五”期间,国家建材局将日产2000吨熟料窑外分解窑生产线列为国家重大消化吸收的12条“龙”之中,集中众多科研设计单位及设备制造厂家分工合作,共同攻关。1994年,双阳水泥厂日产2000吨生产线将“一条龙”的13项开发成果应用上去并取得成功,建成投产后3个月内就达产达标,它标志着中国自主开发的预分解窑技术已经成熟。

“八五”期间,水泥工业积极开展“双引进”,即引进资金,引进技术装备,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之后的几年里,是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建设水泥厂的最活跃时期,以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合资、独资的方式,建设了铜陵、烟台、三德、泗水、顺昌等一批项目,利用外资总额近20亿美元。在此阶段由中央批准建设的大中型水泥项目中,90%以上是“三资”企业,外资在沿江沿海建成了一批中外合资的大型预分解窑生产企业。

1985~1995年是我国水泥工业蓬勃发展期,11年间纯增长水泥产量达32996万吨,平均每年纯增加约3000万吨。1995年全国水泥产量达47591万吨,完全满足了市场需求,从此告别了长达45年之久水泥供不应求的历史。

这一阶段,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水泥供求关系矛盾十分突出,但国家缺乏资金投入,在此情况下,地方水泥异军突起,各行各业、各级政府、民间集资办水泥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立窑得到爆发性的发展,中央投资只是围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所需水泥,建设了为数不多的一些大中型水泥厂。1995年立窑水泥产量达到38491万吨,占水泥总产量的82%,成为了我国水泥工业数量的主体。立窑水泥是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中应运而生和发展壮大的,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部署阶段(1996~2000

1996年,中国水泥工业进入了结构调整部署阶段。确定了“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国内水泥长期供不应求,直到1995年开始逆转。但市场急需的旋窑水泥仍然短缺,水泥总产量中立窑水泥占82%,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要从“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随后针对立窑制定了“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和支持,并围绕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各省市也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

国家建材局组织新型干法“低投资”、“国产化”工作,试图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设计、国产设备、业主负责等措施,实现项目技术水准不变前提下的低投资,更好地体现了技术和经济的圆满结合。2000年海螺(281.98元/吨,0.18%)集团在荻港建设的两条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总投资仅3.7亿元,这标志着水泥技术装备“国产化”、“低投资”基本实现,大力推广预分解窑在经济上的条件已经成熟。1995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2853万吨,仅占当年水泥总产量的6%,而2000年上升到7188万吨,占总产量的12%。

这一阶段,水泥行业在“上大改小”和“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指引下,为全行业结构大调整作出了部署;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资大大降低,由原来的吨投资1000~1200元降低到400元左右,从而为新世纪水泥工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干法高速发展阶段(2001~2009)

2001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撤销了国家建材局等9个工业口委管国家局,重组了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材行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新的转变。重组后的建材协会、水泥协会,成为企业、行业、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并在加强行业自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水泥协会在海螺集团召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改造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会,这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从此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驶上了快车道,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一阶段是水泥工业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颁发的文件和出台的政策最多的时期。中国水泥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积极作用,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把行业和企业的呼声传递给政府,得到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提供了依据。为国务院103号文对水泥投资热提法的关键词是“关于防止”而不是“关于制止”付出了努力,也为后几年新型干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随后中国水泥协会又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联合调研,呼吁国家出台政策,培育和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通过重组兼并,加快水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此建议得到有关部委的肯定,随后60家国家重点支持企业名单公布,并明确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此项政策的出台,对水泥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4年,铜陵海螺万吨生产线一次点火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条万吨线,随后海螺水泥相继又建成投产了3条万吨级水泥生产线。这不仅是海螺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水泥人的骄傲,它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一阶段,中国水泥装备技术进入了自主创新,并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时代。中国水泥研究设计、装备制造和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以先进的技术水平、成本优势、可靠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和工期控制能力形成了很强的全球竞争优势,进入国际水泥工程高端市场,占领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新型干法高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国水泥年产量从2000年的5.97亿吨提高到2008年的14亿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2008年的62%,新型干法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

“十一五”期间,国家政策力度加大,落后工艺快速淘汰,淘汰的水泥落后产能超过2亿吨,每年淘汰都在5000万吨以上;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我国日产5000吨、日产10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装备出口和水泥项目工程总承包已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中国水泥已经进入大企业集团主导的时代。

向水泥强国迈进阶段

中国水泥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不仅成为一个水泥生产的大国,而且已经开始向水泥强国迈进。主要有四大标志:一是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1亿吨,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58%,而且已经在国内显示出总量过剩和严重过剩;二是新型窑外分解工艺的水泥产量达到18.9亿吨,占到国内水泥总产量的90%,产品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已经接近实现;三是主要技术装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总体产能规模和单线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的同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不仅从总体上改变了水泥工业的形象,还满足了世界上水泥用量最大的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并且已经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套地建成了124条生产线;四是重点骨干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企业集团已经开始形成,前10家水泥生产企业的产量达到全行业产量的30%。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河南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 Copyright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郑州市丰产路83号 0371-65727330/65748933 邮政编码:450008
豫ICP备001001号